征集码头论坛_LOGO_广告语_名字_征文_歌曲_包装_景观_文创征集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词联文] 袁卫东/与酒共情(“叙府酒业”杯有奖征集作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24-1-20 19:26: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简介:袁卫东 江苏射阳人,1971年生,1989年在海军北海舰队某部服役。现为射阳县杂文学会会员。自1995年以来,先后在国内各级报纸杂志、网络媒介发表新闻、诗歌、散文、小小说、杂文等各类文字作品80万字,曾出版《步行者》、《上海新闽商》等4部新闻、文学作品专集。


与酒共情


    作者 袁卫东

    中国的酒文化已绵延千年之久,在博大精深中更显纷繁复杂与奥妙无穷,也许三天三夜都不能讲完。今日,就来聊一聊关于喝酒,以及酒桌上的一些有趣的话题。受自身所处区域和人生阅历所限,文中所见所闻可能是个别现象,而所思所虑则为一孔之见,如有自愿对号入座者,还请且行且正视。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白酒的重要发源地,尤其到了现在,更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白酒文化、酒桌文化。坐到酒桌前,文雅风度翩。琼浆三杯饮,百态现人间。因此,展现于酒桌上的各种各样的情形,一切看似平常,但细细品味,又容易让人在事后感慨良多中又一声叹息。
     先说酒桌上不太优良的“三个传统”,其实说穿了也就是陋习而已。
     一是劝酒。这种由来已久的酒桌风气,虽说经几十年演变已日渐稀薄,但留存于酒桌上的各种道德绑架,或者是上升到面子的言语刺激,还是经常可见的,并似乎成为了一把“利刃”,让很多人频频“受伤”。其实亲朋好友相聚本是一件值得欢庆的事情,小酌两杯更是会提高兄弟情、战友义,以至于参与者的幸福感也会倍增。若是因劝酒硬灌造成“醉生梦死”的情形,那可就是“皆不欢喜”了。所以,现时现世,喜欢劝酒者也当休矣。二是荤段子。这是一种让人反感但却从未绝迹的“损招”。某些时候,只要酒桌上有女同志,有些“高才”就非要来上两端荤段子,让一桌人跟着哄堂大笑,貌似不尊重女同胞,其实更是不尊重自己。三是势利。势利这个字眼,在某些时候、某些场合,被有些朋友演绎得“登峰造极”。敬酒时,只喜欢给“有用之人”敬酒,甚至还“舍身取义”般帮忙挡酒,而对于普通同事则根本不屑一顾。有甚者,更是在对方敬酒时都懒得起身,其实这种行为真的毫无必要,这不仅让领导缺少了“与民同乐”的亲近感,还让你的同事同仁所不耻,实在是一件得不偿失的做法。
     虽然这些“传统”有时让人尴尬,但是作为一名老酒友,我依然坚持认为,喝酒,就应该是一件开心愉悦的事。你看,想喝酒的时候,约上三五好友或战友同学,整上几个家常小菜,吃的有味、喝的爽快,那才是真正的小酌怡情与无拘无束。若是掺杂进“强颜欢笑”或太多目的与功利的东西时,也就品味不出醇香怡人的诗意和情谊了。
     随着经济生活的发展,现如今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生日满月、升学乔迁,人们总会找到喝酒庆祝的理由。由此,为了隆重的喝酒和喝酒的隆重,庆祝的形式与层级在不断翻新和提升。虽然这可能是表达对客人尊重的一种方式,但似乎总有一些变味、变质的感觉,无论城乡,概莫能外。
     于此,再说说近年来围绕酒与酒桌之外,所呈现的一些新的“变化”。
     第一变:歌舞助兴,气势恢宏,排场变得更大。现在办酒席,请名人、请明星都已经是见怪不怪了。大酒店、豪华会所,生日宴、升学宴,豪华场面比比皆是。说到底,这样的操办,肯定是需要建立在强大的人脉资源和雄厚的金钱基础之上的。城里开了头,乡下紧随后。虽然农村里办酒设宴娱乐助兴请的常常都是一些民间歌手或者是舞蹈团队,但是价格也不便宜。说到底,这种变化,就是一种“乱攀比”的风气在延展、扩散,尽管当事者普遍心怀“有钱难买我乐意”般的“豪放”,但古人说的“死要面子活受罪”,恐怕也是不争的事实吧。所以,此风不宜长。
     第二变:男尊女卑,虽不明显,封建意识犹存。就总体而言,现在全国范围内的“重男轻女”现象已经很少了,但是在个别偏僻和经济落后地区的酒席场合,有些“男尊女卑”的概念还是没有完全放下。办酒席时,还会有意无意的讲究“男女分开坐”的“规矩”,最直接的表现是上菜先给全是男人那桌先上,等上完男人桌才给女性坐的那桌上,某些地区的这种“陋习”,着实未能与时俱进。如果从积极意义上看,这种做法或许也有可取之处,让同性之间的话题性更多,更有“共同语言”,也能映衬出酒席热闹的程度,这也能勉强说得过去。但毕竟现在是新时代,酒席上的“男尊女卑”不可再现。
     第三变:胡吃海喝,不知节约,浪费现象严重。以前生活苦、条件差,老百姓普遍注意节约,能省就省,哪怕是被动的成为了一种美德,也是应该值得颂扬的。现在经济条件好了,有很多人办酒、喝酒,都特别“讲档次”“好面子”,所以在准备酒水、菜品时,不考虑自身实际情况,一昧的讲究“高档酒”“满桌菜”的“视觉效果”,但到最后散场的时候,却常常是筷子都没动几下,就倒进了泔水桶。有些地区的农村里,办酒席很注重热闹,但是酒桌上的铺张浪费现象特别严重,一桌十几个菜,每次吃完都会剩一半,虽然政府部门也在大力宣传节约意识,但是谁也不愿意吃别人的“残羹剩菜”,最终大部分的菜饭都是倒掉喂猪,实在让人心疼。
     说了这么多与喝酒、酒席相关的负面情形,当然并非是无视中国的酒历史与酒文化中的“亮点与精华”,因为作为古老酒文化的“传承者”,我其实更愿意在文章的最后,才把这样特殊的“国粹”所蕴含的积极意义和精神体现,隆重的推出,从而让更多的人来一起感悟和品味。
     白酒是我国最传统的饮品之一,据史料记载,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有了盛酒的器皿,所以,诗仙李白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就已经明白无误地表达了人们对饮酒的美好情感。坦率地说,那些不好的方面,确实也是真实的一部分,但我们更希望看到,酒给人们带来的“正能量”,同样是令人难以忘怀的。
     一是喝酒的“真实性”。虽然老人们常说“酒桌见人品”,这话的正确性当然没有那么绝对,但毋庸讳言,日常在酒桌上跟人喝酒,有时候也真能看出一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和处理事务的品性;有的人能因为喝酒而交到朋友,还有的人能在酒桌上谈成生意,但有的人却因为喝酒而得罪人,和大家闹得很不愉快。凡此种种,也都有力地证明了,酒所具有的“鉴别功能”,是一般工具都无法达到的,值得表扬。
     二是喝酒的“文学性”。“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这是宋朝大文豪苏东坡留下的歌颂饮酒怡情的诗句。实际上,古往今来,有无数中国的历代诗词大家、文学巨匠,都与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也为他们写下诸多名篇巨著,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文思动能,从这个角度看,美酒也是文化艺术领域里一股强大的“生产力”,值得延续。
     三是喝酒的“情感性”。有一位哲人说:“从来没有一杯无缘无故的酒可以畅饮”。或许,他要揭示的就是人们在饮酒活动中产生的共情,或者是因情感的亲疏而需要通过用饮酒的方式来进行维系,无论是哪一种,无不凸显了“美酒”在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吸引力。亲人情、同学情、师生情、朋友情、战友情,所有的这些情感,也让喝酒这个看似平常的活动,拥有了实际上至高无上的“感情地位”,值得推崇。
     酒,这注定是一个欲说还休,却又无法回避的现实话题。从老祖宗生产出这个“尤物”的那一天起,大到国家兴衰,小至家庭悲欢,酒,在我们这个重情重义的民族的历史图腾里,已经烙下了不能抹去的痕迹。所以,面对酒的未来,无论是把酒文化的旗帜高高举起,还是将酒产业的发展发扬光大,我们这代人可以做的,也许就是要始终心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一份坚定信念吧!
     与酒共情,期待着我们都能做一个最真实的自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征集码头网http://www.zhengjimt.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征集发布|征集码头 ( 皖ICP备2021000921号-1 ) 

GMT+8, 2024-4-29 00:05 , Processed in 0.242433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