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外》发布了新logo 香港历史悠久的著名杂志《號外》 新logo由香港知名设计师陈幼坚前辈操刀。但新的logo发布,设计界几乎所有人都表示不喜欢、并对此质疑。 部分截图 ▽ logo对比 ▽ 左:旧 右:新 logo演变历史 ▽ 下文来自《號外》官网节选 不说不知,直至上一期(第499期)为止,《號外》的LOGO其实已经用了近40年。虽然这几十年来,这个LOGO曾经变大又缩小过,线条粗幼也曾微调过,但还是跟1979年由插图社ILLUSTRATION WORKSHOP的黄健豪和李锦辉所设计的原型相约。而40年后的今日,《號外》终于迎来了第500期。为了纪念这个难能可贵的时刻,以及希望借此展开新的一页,我们有幸邀请到香港著名设计师陈幼坚先生,为我们重新设计了一个新LOGO,以象征《號外》对传统印刷媒体的信心,以及继续建构香港文化身份的决心。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號外》新旧LOGO的故事,来回顾一下这本全港历史最悠久月刊的历年来的演进。 LOGO是希望表现 出香港的城市特质 ▽ 新logo的确是表达出了香港的特征 高楼大厦、密集、耸立; 旧logo是典型的美术字 所以旧的logo经典、非常有年代感。 旧logo杂志 ▽ 新旧logo对比示意 ▽ 原来的标志是1970s年间设计,用了40年,放到现在仍觉得不过时,有一种怀旧的现代感,下图。 在字形风格上也影响了一些杂志,下图,可以看出这个杂志的影响力和圈内对这个字形的审美认同。对于重新设计这样一个经典的标志,很容易被指责不如前作,这应该是有心理预期的,所以我们的评判标准要低一些。 那为什么要重新设计这样一个经典字形呢?之前的文章也有提过,一般有以下几个原因: 1、过时了; 2、公司运营方向变了; 3、公司高层发生了人事变动; 4、销量不佳; 5、不好应用 …… 那为什么请陈幼坚公司设计呢?中国很讲门当户对,这里有一个心理是这样的,“请得起陈幼坚设计名字的杂志”应该是很重量级的杂志,“名声”是很靠前的,作品是靠后的,所以评判标准要再低一点。 那么再来看看陈幼坚公司的作品是什么水准(这里强调是公司,而非个人,大家应该都明白吧),按我之前文章说过的字体设计的四个层次,下图的作品应该是第二层,不很懂字,求变化多一些,整体品位属于偏大众审美的商业设计。有了这个认识之后,评判标准要再低一点。 最后我们来看下新字体标志,下图。(这里都是个人品位,不代表任何人)整体来看,原作更偏精英人文一些,新作更街头大众一些,可能是运营方向发生了变化,也可能是新领导品位偏大众。如果是这样,可以更彻底地把繁体的“號”改为简体的“号”似乎更好。 而且就字的类别来说,这个字属于街头很常见的“综艺体”风格,下图是与字库写法的对比,所以简体更符合这个风格的定位,原作则更适合繁体。就结构来说“號”是稳定的、偏独特一些;“外”也算稳定,很易于识别,偏常见,与字库的处理方式类似。 按个人的经验,“外”这个结构,在不用曲线只用直线的情况下,几何化处理,比较难做得识别好、结构稳、格调又高。所以这个“外”的平庸并不意外。但是如果变成简体,这个写法也许会没这么突兀,下图。 英文字形“CITYMAGAZINE”用的是DIN Condensed Bold,很类似车牌的工业标准风格,也可见是更偏大众化的方向。 设计并不是只是“以美使人”,说完了美,还有“以言使人”,看下故事是怎么讲的。字形来自香港街区,我们姑且看作是香港的街区,“號”我是可以接受街区这个概念,也有流行快速文化的感觉,与下图日本《流行通信》对比。但是“外”的几个切口的方式和“號”差别有点大,与街区的一般印象也很难发生联想,感觉是两个人的作品。 为了防止“你行你上”的说法,按这个故事,以“號”为审美标准,试做了一下。难点在保证识别、美观的情况下,与街区发生联想。下图左识别更好一些;下图右“卜”的造形变化,与街区和“號”更搭配一些,识别稍弱。 “夕”的写法还有下图的方式,用斜线,比起上图更干脆一些,同样左边识别更好,右边与故事更贴合。 选一个与新标志结构类似的版本对比一下,右边只是设计师单方面品位的设计,也许融合了客户、产品、用户之后就慢慢变为了左边也未可知,但是我相信客户肯定会选择左边,因为这个是陈幼坚公司设计。 总结一下,在评判标准很低的情况下,新标志仍然保持了字库字的水准,应该是可以接受的,再加持陈幼坚的大师光环,很能够引起一番关注和讨论,只是吃瓜设计师不要把这个水准当作现在中国的大师水准就可以了,这应该是大师公司的普通设计师水准,但是刚好客户好这一口儿。 网友看法 ▽ 也有少部分表示喜欢 ▽ 对于大师的作品,你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