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码头论坛_LOGO_广告语_名字_征文_歌曲_包装_景观_文创征集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学奖怪相:方柳之争在于“漂白“鲁奖?

[复制链接]

8万

主题

9万

帖子

2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4318

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优秀版主宣传达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11:21: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学奖怪相:方柳之争在于“漂白”鲁奖?

最近看到了文学圈的一些现象,作为贵圈的一份子,我还是要表达一些我自己对文学奖项的看法。大家不要怪我旧事重提,我只是就事论事,谁叫这件事这么典型呢?

今年六月份,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得主、湖北省作协主席、作家方方在微博上称,“我省一诗人在鲁迅文学奖由省作协向中国作协参评推荐时,以全票通过,我很生气。此人诗写得差,推荐前就到处活动。”方方还称,“此人现正在北京评委中四处活动。”之后网友根据作家方方在微博上的提示找到一位嫌疑人,即湖北诗人柳忠秧。柳忠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诗歌好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评选鲁奖,自己至今也不知道全票通过,“我不上网,听到一些消息。如果没有证据,就是诬告。我的律师已经在取证,一切走法律程序。”(5月27日《北京青年报》)

反讽:期待柳体诗获奖

说实话,柳诗人的诗歌我是硬着头皮看完了,但是我跟方方的观点不一样,我期待“柳体诗”获得鲁迅文学奖,我觉得“柳体诗”获得鲁迅文学奖至少有三大利好消息:

可以再掀诗歌热。“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已经远行,昙花一现的汪国真挽救不了诗歌的厄运。文人已经不能像鲁迅等人那样养活自己,当今天下,文学式微,尤其诗歌,更是被世人冷嘲热讽。如果“柳体诗”能够获得鲁迅文学奖,绝对是给一个垂死的人打了一支强心针,说不定大难不死,诗歌的春天就来临了。

全民共做诗歌梦。如果“柳体诗”获得鲁迅文学奖,世人一看,这样的诗歌可以获奖,我会写,孩子会写,凭啥让他专美,风水轮流转,明年到我家,争取下次或明年获奖。某小孩:“我们现在上床,不知不觉天亮了”;我两岁女儿:“我的腿,走路的”,左看右看,哪里比“柳体诗”有差?一辈子被语文老师训斥,看来我女儿可以替我扬眉吐气了。我相信,抱着我这样想法的绝对不在少数,凭啥他人不可以做大奖梦呢?

解散作协看今朝。近年来,民众对作协表示了诸多不满,收纳抄袭大王某某都算了,毕竟人家自谋生存,关键是民众认为用纳税钱养了一帮只会歌功颂德的闲人。闲人还有后来人,民众一看,这样的作协还有必要存在吗?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如果作协会员这样的作品层出不穷,真当老百姓不会看,不抗议吗?作协的日子能好到哪里去?如果没有了作协,老百姓的负担是不是要减轻很多很多?

如果“柳体诗”获得鲁迅文学奖,让民众的文化自信、诗学自信、创作自信空前提高,越来越没有人陪作协玩了,从建设文化大国和文化强国来说,岂不是妙事一桩吗?

建议:改革评奖机制保公平

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柳忠秧的诗歌到底写得如何?作家是靠作品来说话的,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诗歌大国,各地的实力诗人也不少,相信大家还是有一定的诗歌鉴赏力的。但是就柳忠秧的《岭南歌》而言,笔者实在是不敢恭维,你说它是古体诗吧,根本就没有按照古体诗的要求来写,甚至连平仄都有问题。你说它是现代诗歌吧,又没有现代诗歌的韵味。它事实上就是我们俗称的打油诗,只不过堆砌了很多典故而已。这样的诗作,能够入围“鲁迅文学奖”,诚如方方所说,那是鲁奖的耻辱,真正丢了湖北作协的脸。

毋庸置疑,湖北鲁奖初评机制出了问题。只有改革鲁奖初评程序,杜绝请客吃饭拉关系等一切不正之风,才能确保公平,才能确保评选出真正优秀的作品代表湖北省去角逐鲁奖。鲁奖是中国最高荣誉文学奖之一,每一个写作者都非常看重,并视之为文学事业上的毕生追求。一旦荣获鲁奖,对于作者个人来说,意味着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意味着当地政府将给予配套奖励,意味着作者的著作在出版、发行和销售方面将取得更大的优势。正是因为这些好处,才会有人使出浑身解数,想要挤进去,哪怕单纯入围鲁奖也是可以的。但是这样的人多了,就会降低鲁奖的含金量,最终会砸掉鲁奖这块牌子。

要避免鲁奖初评出问题很简单,湖北省从专家库中摇号摇出评委后,不要对外公布评委名单,同时将评委们集中起来进行封闭式评奖,期间断绝与外界一切联系,评奖结果出来后马上在媒体上公布。如此,我觉得完全可以避免评奖过程中的猫腻,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再次发生。

问:围观能否改变文学圈

同为湖北作家的陈应松也坦陈:“作协成为了某些人内外勾结,文坛混混牟利的工具。”

方方的微博表明了这样几层意思:一是该诗人作品很差,二是该诗人通过到处活动通过参评推荐,三是她身为湖北作协主席,需要表明态度,阻击文学圈内评奖等方面的歪风。我与我省某年轻女作家聊到方方微博时,该作家说,“作品获奖有时已不是一个褒义词,甚至于我们在说到某部作品很差、很没有前途时,常说,可以去评奖了。”

文学最终是靠实力说话的,但是在文学生态日渐脆弱的今天,显然也有一些通吃式的混混、一些禄蠹之徒、一些投机之人混迹其间,有时甚至于已经让人们分不清,站在文学那神圣的领奖台上的,文学的成色到底有几许。

文学最应该拒绝又最难以拒绝权力和金钱的渗透。在“文学那个圈”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退休的领导干部,已经有非常严重的到一些相关文学机构任职的倾向。官员来袭,如果仅仅是附庸风雅,也无可厚非,关键是这样一来,不仅使一些文艺性的协会变得官气很重,主席副主席比官场更容易超编,而且他们在垄断话语权的同时很容易把持一些地方的文艺圈。某些作协官员的打油诗,不论是艺术水准还是价值观取向,在网上早已备受诟病。一些人鼓捣出来的作品大失水准,也大大影响了正常的文学生态。

文学生态遭受世俗污染久矣,我希望微博的透明公开平等互动有利于改变这一现状。比如方方阻止非常态获取鲁迅文学奖的决心,相信这次不会成为毫无用处的努力。而涉事诗人也表示,将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这一公案,这又让我们看到了透明公开的公共舆论介入“文学那个圈”的力量。文学作品该不该发表、该不该获奖,一些作家该不该得到非正常的评价,该不该获取文联、作协的重要职位,放到公共话语空间来经受考验,在网络时代已不可避免,我们希望微博能为赢回正常的文学生态带来一线希望。  

延伸:评奖滥比诗作差更可怕

内行争得热闹,公众似乎不怎么感冒,一方面是文学在公共话语空间的关注度日趋下降,另一方面,文学奖项的公信力日渐式微。

诚然,设立大家文学奖,有助于鼓励作家们的创作,提高创作效果。但在我们的情景里,文学奖似乎已经偏离本意,成为戕害文学尊严的毒药。其一,评奖过程缺乏公正性。其二,评奖机制缺乏透明度。其三,文学评奖过多过滥,已让文学生态被异化。

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作家阿来批评国内文学奖乱象时直言不讳:“一次得奖十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大家就可以拿着证书去评职称、调工资了。这样的文学奖对个人有好处,对文学却是一种伤害。”事实上,包括鲁迅文学奖在内的很多文学奖都是如此。

评奖过滥不止体现在一个奖项的获奖者众多,在奖项设置方面也是挖空心思。据统计,现在全国能列得出名的文学奖项已超过百种,政府奖、协会奖、以名人命名的奖、以企业家命名的奖等。

常言道:物以稀为贵。泛滥成灾的文学评奖,不但误导了公众,也解构了良性的文学生态。面对评奖热的裹挟和绑架,不少作家忘却初心、乱了方寸,在名利的泥沼里越陷越深,有的围绕评奖的风向写作,有的热衷于圈子里的人情世故,不再执著坚守文学的质朴本色,不再追求和探索文学的美学价值。如果柳忠秧真有他自称的“文化自信、诗学自信、创作自信”,又何必南征北战“求点赞”?

如果哪天作家们不再把获奖惦在心里,中国文学或许才真正看到了希望。   

■三言两语
●中国文坛有“傻大姐”现象,自以为很了不起,实际上于智慧者而言,是一文不值的。
——柳忠秧

●方方说了两个意思:一是某人诗歌很差,这是审美观问题,可见仁见智。二是此人为评奖四处活动,这是价值观问题,是不可容忍的,若属实,当一票否决。
——易彬

●贵圈太乱了,简直不亚于娱乐圈。还打着文化,特别是诗歌的旗号……
——薛彤言

●其实,柳老师的病根在于跟方方老师不是“熟人”。否则她老人家断然不会如此大义凛然不讲“义气”。
——沈醉

●果然其人罕见,其诗难得,可入一个人的文学史。
——郑勇

●为了认真思考观点A和观点B到底谁更正确,搜索被批评诗人的诗读了下,方方贴出来的那首的确很烂,不过这个人其他的作品也没有糟糕到不可救药。比平凡普通正常人好一点,当然如果要参选鲁迅文学奖,就只能“呵呵”。鉴于国内各个文学奖项的评奖都是金钱说话,所以,再呵呵一下,见怪不怪。
——裘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征集码头网http://www.zhengjimt.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征集发布|征集码头 ( 皖ICP备2021000921号-1 ) 

GMT+8, 2024-6-5 10:46 , Processed in 0.433683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