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码头论坛_LOGO_广告语_名字_征文_歌曲_包装_景观_文创征集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文学梦

[复制链接]

8万

主题

9万

帖子

2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4318

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优秀版主宣传达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13:42: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的文学梦 吴仲华 父母对孩子的希冀就是梦,教师对学生的培育也是一个梦,梦是每个人毕生的追求,有钱有权是梦,有才有德是梦,崇善崇美也是梦。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练


我的文学梦
  吴仲华
  父母对孩子的希冀就是梦,教师对学生的培育也是一个梦,梦是每个人毕生的追求,有钱有权是梦,有才有德是梦,崇善崇美也是梦。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练就一身为社会作贡献的本事,就是一个很美很甜很香的梦。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叶,我在县城中学初中毕业了,经过中考,尽管成绩优异,可录用到中师,毕业后可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但,由于身患中医称为“瘰疬”,西医称为“淋巴结核”的重病,被淘汰回乡务农了。十六岁的我,因不能继续上学而萎糜不振,父母也闷闷不乐,整整半年时间一个人关在屋里读书,把家中藏的古籍书《三字经》、《增广贤文》、《祝英调》,又从文化馆借来巴金先生的《家·春·秋》、《雾·雨·电》以及杨沫的《青春之歌》、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曲波的《林海雪原》,冯德英的《苦菜花》、《迎春花》,这些书中,我对《苦菜花》、《迎春花》十分偏爱,将小说中描写风景和爱情的语言,大段大段的抄写在笔记本上,边读边品赏,激发了想写文章的萌动,总觉得小说中的人物鲜灵活现。但,因白天集体出工,写小说耗时太多,更重要的是人生阅历太浅,生活基础太差,欲想动笔,提起笔又不知从何下手,仿佛比登天还难,想写文章的梦时隐时现,书中的那些故事常常在脑海翻卷。
  读书,已成了我在乡下一边过去一边读书的生活兴趣,《西游》、《三国》、《水浒》、《红楼梦》四大名著我读了,《聊斋》我读了,《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我也读了,在读书中体味作者的伟大,总是在梦中追求自己也当一名文学家,将家乡的人,发生在身边的事写出来,那该多好啊!当从梦中醒来的时候,又得扛着锄头上山或下地去春播,复锄,秋收秋种,根本没有时间去创作。
  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县文化馆创作干部赵宋永,他借我一本诗集《重返杨柳村》,是诗人陆启先生的个人诗集,我读这本诗集,从其字里行间得到享受,后来又读到本县作者廖公弦先生发表的诗,使我对诗发生了很大的兴趣,打消了写小说散文的念头,萌动了写诗歌的信心。因为写诗没有写小说散文耗时,抒情短诗中那些画面,那些人物,那些思想,那些比兴,常常让我兴奋。特别是廖公弦老师的诗作,没有生癖字句,读后就能背诵,一首诗就是一幅山水田园画,读他的诗就是一种享受,让人愉悦和快乐,读诗,筑牢了我写诗的信心。
  1968年11月,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从广播里传来了会议公报的播音,我听后激动不已,立即从挖滥田的农活中赶回家,提笔写下《公报字字闪金光》诗作,寄出去后在《新遵义报》发表了,这就是我的处女作,这首诗后来被洋川镇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谱曲,编成歌舞演出,深得观众好评。由于第一首诗的发表变成铅字,更加激发了我创作诗歌的热情,后来,接连不断的在《贵州日报》、《贵州农民报》、《贵州文艺》、《幼芽》、《花溪》、《苗岭》、《贵阳晚报》、《贵州群众文艺》、《贵阳文艺》、《六盘水文艺》、《杉乡文学》、《高原》、《黔南文艺》以及贵州人民出版社编选的诗集中发表诗歌作品。那个时候发表文章无稿费,报刊为鼓励作者,给书、给钢笔、给笔记本,作为农民的我,也感到十分欣慰和满足,创作热情不减,乃至于在省里有了一点名气。省里召开的赤水诗会,金桥诗会邀我参加,聆听了名家诗人流沙河、雁冀、孙静轩、梁上泉、廖公弦、张克、罗马等的讲课,受益匪浅。1980年4月,我加入了贵州省作家协会。
  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社会形态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中变迁,各行各业呈现一派生机勃勃。我的诗歌作品也随之打破僵化,在不断创新中走出省外,先后登上《诗刊》、《星星》、《天津文艺》、《朔方》、《边疆文艺》、《大理文化》、《凉山文艺》、《南湖》、《当代诗歌》、《广西文艺》、《科学诗刊》、《乡土诗人》、《南国诗报》、《群众文艺》等报刊及人民文学出版社,山东文艺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诗文集的版面,1995年,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我的第一本诗集《山风吹来》,1997年辽宁大连出版社出版我的第二本诗集《乡情》,2006年至2009年,作家出版社出版我的第三本诗集《感悟生活》和戏剧小品曲艺集《光棍摘帽》,2013年,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我的第四本诗集《行走山水间》,2014年香港飞天出版社出版我的第五本诗集《记忆中的岁月》和散文集《逝去的日子》。2013年,我在中国作家网发表诗歌,小说、散文,剧本曲艺共计100余篇(首),有的被光明网、中国天水网转发。
  我的诗得到诗评家的好评,著名诗人田间、诗评家王刚、曾祥铣在著述中都有定论,中国作协会员朱吉成先生、罗邵书先生、王贤良先生、郑德明先生对我的诗定论为“乡土诗”,他们认为我的诗“乡土味”浓,很有乡间乡事乡情的“泥土味”。朱吉成先生对我的诗评《吴仲华和他的乡土诗》先后在《贵州日报》、《遵义报》、《遵义文艺》发表后,引起一些反响,给我触动很大,反复思索这些年利用业余时间创作的日子,让我心满意足了。
  我并没有停笔,一直在勤奋的耕耘着,看书,写文章是我的不离不弃的追求,尽管在当今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现实面前,我坚持的依然是清淡的创作生活,我快乐着,我的文学梦永远是幸福美丽的。农民出生的我,已在公务员岗位上退休,出版7本文学作品,已是一名省级作家,正申报加入中国作协会,我想只要坚持务实做事,哪怕再难的事,一定会成功的。
  文学之梦,只要敢做,就会美梦成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征集码头网http://www.zhengjimt.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征集发布|征集码头 ( 皖ICP备2021000921号-1 ) 

GMT+8, 2024-6-5 03:43 , Processed in 0.506889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