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码头论坛_LOGO_广告语_名字_征文_歌曲_包装_景观_文创征集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旧作新读

[复制链接]

820

主题

888

帖子

269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23 15:01: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旧作新读   李友让
   2007年初秋我去北京看望老父亲,在家中看到了大姐写的《独处》《独酌》两篇小文。大姐不愧是语文老师出身,文章虽然不长,却生动的描述了她自己独处、独酌的情景和乐趣。并抒发了由此而产生的许多感想。文笔自然流畅,议论中充满了感情。阅后给人不小的启迪。
    回到天津后,有一天趁着酒兴我写了一篇读后感。当时也不上网所以也没有标题,在中秋节时邮回北京,后来听大家说写的还不错。拙文不仅是评论大姐的文章,其实也是自己真情实感的流露。真是光阴似箭,时隔六年现在看起来自己当时的想法在今天看来还是比较时宜的。所以今天拿出来让大家看看我当时的旧作,所以此文的标题就叫做《旧作新读》吧!

    一个人、一杯酒,独饮一室内,远离喧闹的尘世,独对一面优美的风景,是一种人生情趣。古人说人生“难得寂寞”严格的讲,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境界,看大姐写《独处》、《独酌》之文后,才感到所谓寂寞或许是许多有了一定的阅历,步入老年之后的人才有的一种思绪。
    我想寂寞和孤独并不是一回事,就像平日笑谈文化与知识并不能划等号一样,有的人能忍住孤独却耐不住寂寞,不论什么条件下,都恨不得把自己认为光辉的一面抖落晾晒出来。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许多退休干部为什么被“法论功”封为各类“大区主任”、“常务部长”之类的虚官呢?原因很简单,这些人耐不住寂寞。
    大姐能在独酌的寂寞中找到愉悦,提炼出人生的感悟,实本不易。但话又说回来,她虽无固定是由,却有固定收入,才能在家中享读之趣,谈茗之情,品酒之味。其乐不亚于“雪夜闭门读禁书”人生之乐尽在其中。只有静下心来,才能找到一个真实的自我去享受寂寞。可您看大千世界,望人群像蝼蚁般穿行,见车辆如过江之鯽,没有一个人在追求寂寞,都在追求生活的时尚,时尚的生活。人们不得不把假象都做出来,你喝酒可以“随意地把腿搭在另一只餐椅上”是真的,但在外面喝酒不管你愿不愿意,一切都得按照“假”的来做。座位的排列,敬酒的顺序,都有一套说法,千万不可搞错。还有更可乐的,深諳为官搂钱之道者,大凡都标榜自己“难得糊涂”。恨不得占尽天下名利之人,常常喜欢把“宁静、致远”四个大字贴在墙上。其实依我看来,东北园胡同里拿着鸟笼子遛鸟的大爷和蹬着三轮车满街吆喝“破烂”的外地人,才能真正的毫无掩饰的展示着各自人生的悠闲与艰辛。
    一人喝酒一样,一家喝酒一样,老爷子推崇“坐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这点大姐和友庆到位。而我则是喜欢喝酒的亲情气氛。特别是回到北京,喝酒吹牛真是一大乐事。但“席中皆戏言”。光阴似箭,一转眼我也快到离岗的时候了,估计我没有大姐这么高的情调,但我想,既退则应“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清静贞正以自娱”。虽达不到超然物外,但也超然以内心。“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秋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呀!
    总之,《独处》、《独酌》写的挺好。在没有多少闲情逸致的时代,守着乱哄哄的畅销书、肥皂剧的环境,能静下心来写上几个闲雅之字,能有几个人呢?况且对于我这样的酒鬼来说,没看出别的,就看出此文乙醇味浓,且挥之不去,居然也会提笔评论一番,实为一件可笑之事,我想一定会成为大家茶前饭后的话题。也可能大家阅后得出的结论会出奇的一致:“李友让又喝多了”。
                                    2007年9月15日于天津



来源: 《旧作新读》----2007年看两片小文读后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征集码头网http://www.zhengjimt.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征集发布|征集码头 ( 皖ICP备2021000921号-1 ) 

GMT+8, 2024-6-13 12:56 , Processed in 0.454097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