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码头论坛_LOGO_广告语_名字_征文_歌曲_包装_景观_文创征集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征文] 沈阳“雲飏阁”楹联及文学作品征集方案

[复制链接]

6185

主题

9467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648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优秀版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31 21:32: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辽宁新闻网
“雲飏阁”楹联及文学作品征集方案

2017年03月28日 17:06

重建的雲飏阁(效果图)

中新辽宁网3月28日电 由沈阳市和平区在浑河岸重建的辽代建筑“雲飏阁”将于今年5月竣工。为进一步挖掘、传播浑河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彰显浑河两岸的独特魅力,充分体现浑河“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人文情怀,由中共和平区委宣传部、沈阳市浑河文化研究会、和平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组织,以“雲飏阁”及四个景观亭为创作背景,开展楹联及文学作品创作活动,现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作品。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时间

楹联征集时间:

2017年3月29日至2017年4月5日

文学作品征集时间:

2017年3月29日至2017年5月31日

二、征稿内容

“雲飏阁”及春花亭、秋月亭、夏雨亭、冬雪亭的楹联及文学作品。

三、征稿要求

1.活动中所征集的楹联、文学作品等内容应挖掘浑河的深厚文化底蕴,并能结合浑河特色,彰显浑河文化内涵;

2.楹联、文学作品内容要主题突出、措辞文雅、特色鲜明、立意新颖,具有独创性;

3. 楹联主要以短联为主,要求对仗工整、平仄相应;文学作品要求散文(随笔)作品1000—2000字;微小说作品600—1000字;诗歌作品40—60行;短篇小说5000—10000字。

4. 应征作品为原创作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已公开发表或参加过其他竞赛的入选作品,谢绝参赛。

四、相关说明

1.本次创作活动不收任何参赛费,不退稿,投稿件数不限,请参赛者自留备份;

2.入选作品如有涉及著作权、版权、名誉权等纠纷,与此次活动无关,均由作者本人负责;

3.对于所有作品,主办单位有权在非盈利目的的媒体宣传中使用,使用过程中尊重参赛者署名权,不支付稿酬,作者享有署名权;

4.作品中如有引用典故请注明出处并作相关注解;

5.主办单位对本次征集评选活动拥有最终解释权;

6.凡投稿者一律视为承认并遵守本通知各款规定。

五、投稿方式

1.投稿方式:电子邮件方式;

2.稿件投送:来稿请在文档中上注明“雲飏阁楹联及文学作品征集”字样,并内附:作者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等详细信息资料。

3.电子邮箱:hpwL20130913@163.com

联系人: 郑老师

电话:024-23229642

六、作品评选及奖项设置

本次活动所征集到的楹联,将由专家进行评审,其中采用的作品将邀请著名书法家撰写,之后应用于“雲飏阁”及四亭等建筑。文学作品将由专家统一评审后集结成书,出版发行。入选作品按国家图书出版规定给予稿费。

中共和平区委宣传部

沈阳市浑河文化研究会

和平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2017年3月28日

附:雲飏阁 位于沈阳市沈水湾公园三好桥与浑河桥之间,为钢结构仿古建筑。主体建筑由雲飏阁及春花亭、秋月亭、夏雨亭、冬雪亭组成,总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其中,雲飏阁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建筑高度为20.5米。雲飏阁建筑采用辽代建筑风格,楼体形状为四面八角,其主要功能为景观性、标志性并兼具“浑河之夏”等文化活动主舞台的功能性;四亭可供游人远眺观赏浑河风光……

雲飏阁(民间故事传说) 作者 康乾

沈水民谣:

滚马岭下响清泉,涓涓溪溪成大川;

浑河水乱波不乱,千年古船万年帆。

话说近千年前,契丹人灭了渤海国,建立大辽,同北宋朝形成抗衡之势。大辽国的地方行政划分为“五京”制,辽五京之首的东京就是当今之辽阳,现今的大沈阳谓之沈洲。

公元1029年,八月初三,已降辽数年的渤海国太祖大祚荣之七世孙大延琳,借民族矛盾揭竿起义,造反叛辽。他先带人占领东京,杀了户都使韩绍勋、副使王嘉和四捷军都指挥使萧颇得。同时,又把东京留守驸马萧孝先和其妻南阳公主抓了起来。很快,造反军占领了辽东大部。大延琳叩天建国,自立为帝,国号兴辽,年号元庆。约一年后,辽宁大地只剩重镇沈洲未克,攻克沈洲,便可直取辽朝都城上京。

当时沈洲节度使萧王六刚刚上任,不但兵缺将寡,毫无准备,且对沈洲情况不甚了解。副节度张杰献策,欲以计退敌。萧王六领计后觉甚是可行。张杰便临危受命,领兵御敌。

张杰亲自修书一封,遣人秘密送至东京大延琳帐下。书曰:“……萧王六跋扈,杰难隐忍,欲杀之,投靠阁下,意奔前程。……如阁下允,杰愿七月三十日夜,在沈洲西南12里的沈水阳坡,筑台归降,待阁下领兵收降。杰即时杀萧王六祭河换旗,保阁下一路杀奔上京。……”

大延琳阅罢大喜,狂呼:“天助渤海!”

大延琳手下大将杨详世甚疑,提醒大延琳:“皇上,当心有诈!”

大延琳说:“匡扶渤海,需尽揽天下英才,朕何以疑?”说罢,遣人修书,送给张杰,曰依计而行。”

转眼到了七月三十日夜。大延琳领大军浩浩荡荡于沈水南岸。七月之沈水本该是涛高浪涌之季,此时却波稳涛轻,水深及腰,又是月黑之夜,杨详世再疑,提醒大延琳,张杰使诈。大延琳也稍有疑惑,但看到对岸已亮起明火的“归降台”,心中大悦,曰“沈水助我”,遂挥师渡河。

大军渡自河中,忽然自上游狂涛怒吼,风卷云飏,河水暴涨。转瞬间大延琳军被涛淹浪卷,死伤很多,没下河的官兵转头逃遁。殊不知,张杰在遣人给大延琳送信的同时,早派人于沈水上游狭窄处叠坝阻水,又伺机放水淹军。

从此,大延琳军逃回东京,一蹶不振。张杰的缓兵之计为辽廷赢得了时间,辽廷大兵压境,困大延琳于东京城。大延琳军缺粮少柴,拆屋以需。第二年八月二十五日,被久困的大延琳军已毫无斗志,杨详世密遣人给辽军送信,夜里开南城门放辽军进城,大延琳被俘。自此,为时两年多的大延琳反叛被剿灭。

事后,辽圣宗耶律隆绪得知了此事,龙颜大悦,吟唱起他最喜爱的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雲飞飏……”他认为沈水河上忽然狂涛怒吼,风卷雲飏是天助大辽。旋即下旨:“拆归降台,建雲飏阁,以祭沈水。张杰擢沈洲节度使。”

就此,雲飏阁在沈水之阳,沈洲12里处高高耸立。殿阁顺临沈水,坐北朝南,为全木式结构,五脊双檐庑殿式。远远望去,凝重大气,浑然天成,和沈水氤氲相融。

据传,明朝嘉靖三十六年,海州、定辽、沈阳等地发大水,淫雨连月,整整下了七七四十九天,茫茫沈水之上,只见“雲飏阁”顶。舟者借此歇船。水落后,“雲飏阁”轰然倒塌,成为消失的历史遗迹。

可张杰计退叛军的故事,却在浑河之畔永远流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征集码头网http://www.zhengjimt.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征集发布|征集码头 ( 皖ICP备2021000921号-1 ) 

GMT+8, 2024-6-17 21:43 , Processed in 0.407304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