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码头论坛_LOGO_广告语_名字_征文_歌曲_包装_景观_文创征集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0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散文故事] “红色金陵行”征文结果揭晓

[复制链接]

8万

主题

9万

帖子

2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4318

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优秀版主宣传达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9 13:41: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码头发布 于 2015-12-9 13:56 编辑

11月29日,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红色金陵行”活动在一天充实丰富的行程后,顺利结束了。“红色金陵行”活动结束后,营管院分团委面向参加本次活动的同学们,开展了征集征文活动。
经过一周严谨的考核,本着公平公正、认真负责的原则,我们分别选出了一二三等奖,并在今天的公众平台上,对获奖结果与文章予以公示。
快来看一看,你的文章在其中吗?

三等奖:李慧敏同学
获奖文章

游红色金陵有感
六朝繁华金陵街,如今秋草雨花台,回想江左英杰,欲绕紫金暮暮朝朝。
金秋,蓝天白云,阳光正好,我在南京,伴着红叶,游金陵。在我心里一直有一个疑问,是什么样的风水,造就了那么多的伟人。怀着疑问,怀着兴奋,怀着对伟人的景仰,我们一行人来到了雨花台。
雨花台踱步,感受这静静的脉搏。这儿的一草一木似乎都被赋予了生命,都有自己的使命——向后人诉说在这发生过的故事。这是不可忘却的历史。所谓该铭记在心,镌刻于骨的也便是如此。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南京成为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中心。在二十二年的法西斯独裁统治时期,在雨花台残杀了十多万名共产党员和各界爱国志士,雨花台的每一块山石都浸透着革命先烈的鲜血,每一寸土地都埋藏着革命烈士的忠骨。
从北大门进入,首先看到的是广场南端矗立着一座巨型烈士群像雕塑,令人肃然起敬。这座雕塑于1980年建成。整座塑像由大小不等的179块花岗石雕塑而成,高10.3米,宽14.2米,厚5.5米,重达1374吨,生动地展现了党的工作者、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战士、学生和报童等九位烈士英勇就义前不屈的光辉形象。他们有的昂首挺胸,有的镇定自若,有的怒目圆睁,有的咬牙切齿,栩栩如生,神态逼异,充分表现了革命志士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广场内人山人海,他们中有朝气蓬勃的学生,有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有蹒跚学步的孩童。不一样的面孔,却又着同样敬仰的心情。 雕塑后面是当年国民党杀害烈士的刑场之一,称为“北殉难处”,在中台岗的东、西两侧,还有“西殉难处”和“东殉难处”。据统计,在22年的国民党统治时期,从全国各地被捕后押解到南京,在这里被杀害的爱国志士多达十万之众。
最令我深刻的是雨花台主峰峰顶平台上耸立的是烈士纪念碑,纪念碑碑体上可有邓小平题写“雨花台烈士纪念碑”8个大字。无数的台阶,就像是革命的道路,我们今天的幸福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清水盈盈的倒影池,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将纪念碑和纪念馆的倒影在池两端显现出来,形成独特的景致。倒影池南北两端各有一块花岗岩和大理石质地的照壁,北面的照壁上用汉、壮、蒙、维、藏五种民族文字镌刻的《国际歌》,南面用五种文字镌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倒影池南端两侧有两座相对矗立的高5.5米的圆雕,一位战士手握钢枪肃立,一位少女扶手胸前,他俩神情严肃,目光柔和,表达了人民群众缅怀先烈、继承遗志的主题。
今天,当我踏着雨花台洒满烈士鲜血的陵园上地,凭吊为革命捐躯的先烈们时,革命先烈那不屈不挠 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赴后继 ,勇往直前地为革命理想而奋斗。我们现在的生活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历史是不可忘却的,今天我不仅是为了凭吊,更是为了记住,为了学习他们的精神。


二等奖:张诗语同学
获奖文章

红色金陵行
         ——听历史老声,行红色之旅,壮爱国之志
亲临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沿着山路来到了纪念碑广场 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庄严肃穆,长明灯下“我们和我们的子孙会常来这里”引人深思。和平鸽洁白自由,警示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倒影池将四周景物揽于一池之中,那明镜般的湖水洗涤心灵。背面的《国际歌》由汉文、壮文、蒙文、维文、臧文五种语言组成,歌词令全世界各处受压迫的人振奋激励。最令我感到动容的就是那回荡在山间的歌声,“红军哥哥你慢慢走……”几十年过去了,这种自发的情感的流露表达了当代人对革命战士的缅怀。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中的英雄令人钦佩。“就是烧成灰,我邓中夏也是共产党人”说出了革命党人的坚定,“我与大家一同被捕,有我在,一切由我负责。”是邓演达对共产党的支撑。其中也不乏我们英勇的女战士,黄励、丁香、郭纲琳、何宝珍等死守秘密,坚决不背叛革命。袁咨桐,雨花台牺牲的最年轻的烈士,年仅16岁就为革命献出了生命。最震撼的就是缅怀厅那四面墙壁上的2406个名字,以及那无数不知名的烈士“无人知晓的您永世长存”。最后,我们来到了忠魂亭。这座由30万共产党员捐资岀建的亭子告诉我们要饮水思源,不要忘了我们现今美好的生活是怎样得到的。身在其中,心在其中。了解了这段历史,也体会到了其中难以名状的深刻内涵。
  采访老人,听老人讲述过去的故事。“父亲他们那辈人就是为了避免屠杀,当年逃到苏北,否则他们也活不下来。”老爷爷讲到这里的时候不免有些哽咽。当他们回到南京时,这座城市已经满目疮痍。后来积极响应毛主席号召,下乡插队成为知青,为国家尽一份力。“母亲当年被迫去日本纱厂做工,当时的生活好像每天都生活在危险之中,直到汪精卫建立了伪政府,生活才稍微稳定些。母亲说,现在的和平生活真的不容易。”一位奶奶这样说。对于一位经历过这些惨痛的老人来说,这些事情确实勾起了他们内心的悲痛。“我们家就住在隔着一条铁路的日本军营旁边,每天晚上都能听到那里传出的无辜老百姓的惨叫声。”爷爷说到这里,泪水不自觉得从眼角流下。经历过的人往往感触更深,老人嘴里说出的每一个字都在我们的脑海里拼凑出一个个画面,那些画面值得我们铭记,也值得我们深思。
  参观历史古迹,了解革命烈士,采访革命老人,追忆往昔旧事。雨花台烈士陵园之行,听历史老声,行红色之旅,壮爱国之志。


一等奖:余定琴同学
获奖文章

红色金陵行
风雨轻映莲云洲,阳光巧辉雨花台。
缕缕散开的光丝迎接我们到达了这个令人庄严起敬的地方,这里不仅埋葬着烈士的尸骨,空气中更凝结着那不屈不挠的精神气息。
我们手执五星红旗,在雨花台大门前,望着那代表着各阶层人民的雕像。我在思索,是什么让他们不畏牺牲,不惧枪炮和枷锁,带着炯炯有神的目光去接纳死神?是信念,是爱国主义情怀、是为了让未来的子孙生活得自信骄傲而不沦为亡国奴遭人鄙视!我在回忆,自己在大学里所做之事,浑浑噩噩,摆脱了高中生活的煎熬,仿佛置身于仙境,忘记了当初的理想,忘记了努力的方向。我能生活中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是多少烈士用鲜血、用生命换来的,我四年之后,如何作为?我苦思,他们无缘看到这繁荣和平的中国,却奠定了现在。
顺着白鸽环绕的阶梯,我们行至高处。雨花台纪念碑下,我们肃然起敬、驻立,长明灯前,我默默注视勇士的雕像,回想着他经历的点滴,是炭火烫在了他的脸上,还是鞭子抽在了他的身上?他依然昂首挺胸,让我无尽仰慕。我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是未来可以为祖国奉献一己之力的公民,我需改掉现在种种不好的习气,就算做不到可以有丰功伟绩,也能尽点绵薄之力。我亦可以发动我身边的人,积极进取,勇敢自强。
望着国际歌的音符,我们不舍越过纪念桥,在这个专门为烈士建设的桥面上,望着石梅、嗅着木香、听着浪涛轻腾,正是勾起了我内心的遐想。我缅怀英雄,也懂得了畅想未来,烈士们畅想为我们建设美好家园而不懈奋斗,乃至付出生命,我更需要为未来好好规划一番,不论自己将来从事怎样的工作,都要严于律己,尽忠职守,不乞求做个伟人,也不会去做损害国家。因为我明白现在的中国来的有多么不容易,几十年连绵不断的战争,内战、民族战争,有多少悲惨的人可能被压在我们的脚下,他们无悔。
踏至桥尾,我们缓缓步入雨花台纪念馆。首先迎着血红的画面,让我无意地觉得刺眼,知晓这是烈士亲属的礼物,我不禁感叹,思亲不怨远。随着解说员的步伐,我了解到了许多历史课本上没有的事迹,这些故事有大有小、有长有短,却有一点不变:烈士不畏生死,不畏酷刑,不恋诱惑,为了心中那份信仰,愿意付出自己的生命。我黯然低头,眼眶也湿润些许,我是被吓住了。我害怕那人头分家的场面,我不会夸夸其谈-为了共产主义付出自己的生命,因为我不知道如果真的有那一天,我会怎么样。然而,这并不是说我畏惧为国家奉献自己的生命,现在我生活在这幸福的年代,爱国的中国人没有谁会想再去挑起战争,我亦如此。倘若有一天敌人拿着刀枪架在我的头上,我也许没那么勇敢就此英勇就义,但我也绝不会为了保命而行汉奸之举,非要一死,无可奈何。
从中我也对爱情有了更深刻的体会。现在有多少男女为了恋爱而自甘堕落,在学习的时间做着不是学习期间做的事,结果毕业之后渐渐分手,有些失恋的人还为爱自杀。我本想赞叹他们的胆量,可是与这些战士夫妻相比,现在的我们是多么幼稚。勇士们在爱人死后没有殉情而去,不是他们不够相爱,而是他们明白:党和国家的任务还很艰巨,不能为了个人之私而弃国家利益而不故。对于现在,我不去高谈阔论国家的利益,只讲讲为我们劳心劳力的父母,无论我们做什么决定,至少要问问他们,不管最后我们是否决定采纳他们的意见,也要将其作为参考,至少他们很爱我们。再者,他们走过的路远比我们长得多,我们有什么理由自以为高傲成熟?如果我们为了自己认为无谓的爱情而轻生,留下一具冰凉的尸骨,他们看到时,会是多么的撕心裂肺。试想一下,把你身上的肋骨生生地拔出来是怎样的痛苦?不言而喻-花尽人憔悴。
中午的行程也即将结束,午饭过后我们随机采访了一些经历过抗日战争和文化大革命年代的老人,他们虽没有那么宏伟的事迹,却有着深刻的记忆。听着老人们娓娓道来的故事,看着他们留下的眼泪,我可以体会到他们当时所以的无奈。他们背井离乡,只为不被残忍杀害!他们在夜里听着被日寇折磨着的同胞时发出的惨叫声,那么刺耳,却无可奈何。我放眼现在,人们有是有着多多少少的无奈,我们要怎么做才能跨越这些无奈,唯有努力,让别人看到你不是一个废物,你值得他们敬仰和学习,你是有用之人。不是帝王尊,只是进取人。
红色金陵行,让我了解到了许多历史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也叫我明白了很多。其实,爱国,是我们每个人的事。
不惧高山无仰止,只惜光阴尽红心。


❤ 恭喜这些获奖的同学
在此我们衷心祝贺这些获奖的同学,他们将获得丰厚的奖励。请获奖同学及时联系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领取奖励。到此,红色金陵行活动就快接近尾声了。活动虽然即将结束,但在本次活动中体会到的红色精神,将永远留存,永垂不朽。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NTYzMw==&scene=6#rd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征集码头网http://www.zhengjimt.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1494

帖子

393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937
沙发
发表于 2015-12-10 07:34: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恭喜了。。。。
征集码头网http://www.zhengjimt.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征集发布|征集码头 ( 皖ICP备2021000921号-1 ) 

GMT+8, 2024-6-2 17:20 , Processed in 0.424164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