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码头论坛_LOGO_广告语_名字_征文_歌曲_包装_景观_文创征集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蕾征文大赛美文系列欣赏07-09号——我的梦里水乡

[复制链接]

8万

主题

9万

帖子

2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4320

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优秀版主宣传达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09:0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的家乡马家庄                   07号
哈桑•马伟

我的家乡马家庄(北纬25° 9' 37.83", 东经101° 23' 36.24")位于云南省楚雄市吕合镇吕合坝子东北角,位于紫甸河上游,隶属于吕合镇中屯村委会管辖,距楚雄彝族自治州首府鹿城28公里,距省城昆明212公里。

据《楚雄市志》记载:“公元1254年,元军攻下楚雄等地,东下押赤城(今昆明),云南平定后,忽必烈下令将元军中从中亚带来的回回和来自西域的“畏兀儿”等“探马赤军”,“随地入社,与编民等”。从此便有一大批回回先民留住楚雄,一部分从事屯田镇守;一部分作为社的编制,投入生产,成为楚雄境内最早的回族居民。”

据村中父老讲述,元朝著名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后被元朝政府追封为“咸阳王”)的第五子马速忽子孙奉命到吕合来养马屯田,他们的随从、亲属随后定居吕合马家巷,后为了照顾我们这里的田地,遂派了一部分人员过来居住,所以马家庄和马家巷属于同一支流,同属咸阳王的子孙,过去是不通婚的。自此,我马氏祖先便在马家庄安居乐业,繁衍生息。明初,明王朝禁“胡姓”、“胡服”等一系列同化政策,先辈被迫改汉姓“马”,以取先知穆罕默德(当时译为“马哈默德”)之姓也,并把村名正式定为马家庄(意为马氏家族的庄园),一直延续六百多年。清朝末年,政府腐败无能,为转移国内矛盾,竟然实行民族压迫与民族挑拨政策,云南各地回民惨遭屠戮,仅省城昆明就屠回数万,三迤震动,人心惶惶,血雨腥风,我马家庄亦不幸免,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三月初九日,临安、缥川团练在官府的纵容下屠杀我村回民九十五户,共461人,只有少数的人得以逃脱,昔日欢乐祥和的村庄一日之内便被埋在了残砖炭瓦之下。事后有一小部分人劫后余生,得到了附近汉、彝同胞的同情和庇护,才有今天的马家庄马姓回民。村中老人口碑代代相传,永志不忘,并教导后辈珍视民族团结,并与彝族同胞互称“老本家”。

同全世界的穆斯林一样,马家庄的回族同胞们遵守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遵奉《古兰经》 、圣训,履行五大功课。虽然杂居在汉族村落之间,但马家庄同胞们拥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及认同感,团结互助,相爱如一家。

马家庄回族同胞的生活多受伊斯兰教的深刻影响,几乎家家户户设有水房,备有洗大、小净用的铜壶、毛巾等,客厅正面挂有阿拉伯语的经文对联或者“克尔白”图,大门上方镌刻阿拉伯语经文,表明为穆斯林之家,家中设有礼拜床,一般女性习惯在家中做礼拜,而男性则到清真寺完成。每年斋月,全村老幼皆封斋,每年朝觐的季节,总有部分有条件的穆斯林前往圣地麦加朝觐,去履行一个穆斯林梦寐以求的神圣功课。

每天五番礼拜时刻都会有“邦克”(波斯语,意为宣礼)从清真寺的广播里传出,声音悠扬,回荡山谷。生活中,教胞们日常用语中仍保留一些阿拉伯语或波斯语词汇(如“穆斯林”、“朵斯梯”、“色俩目”、“吾苏鲁”、“乃玛孜”等等),并使用一些特殊的民族词汇,如“归真”(逝世)、“知感”(感恩真主)、“参悟”(思考)等。宗教活动中则使用阿拉伯语。对教胞们来说,每年有三大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开斋节和古尔邦节那天,每位教胞都会早早起床,沐浴更衣,男性戴上小白帽,穿衣阿訇则穿上绿色的大衣,头戴白色或橘黄色的“泰斯达尔”(缠头巾),下邦多(波斯语,意为晨礼)后挨家挨户发邦克,念赞主词。然后随着队伍的壮大就一波一波的进入清真寺参加会礼。古尔邦节时,有条件的人家还要宰牲,在会礼后宰牛、宰羊,分送穷人、亲朋、邻里,皆大欢喜,共庆佳节。圣纪佳节时,人人沐浴干净,穿上新衣,街头巷尾,大家互道“色俩目”,祝生活幸福、阖家安康、节日愉快!然后到清真寺举行节日活动,一般主要活动有诵读《古兰经》、赞圣、听讲教义等,最后会餐,节日的饭桌上总是摆有古色古香的红烧、汤肉、冷片、杂碎、蒸肉、凉鸡、干巴等传统牛、羊、鸡肉佳肴、并且还会有油香、油茶等美味甜食。马家庄教胞热情好客,当客人进家后总是会为客人端上一杯清茶并摆出葵花和水果,盛情邀请客人留下用餐。此外,马家庄的回民还过登霄节、“拜拉台”夜、“盖德尔”夜、姑太节等伊斯兰教传统节日。

每逢冬季,村里总会有那么几家为年轻的新人举办婚礼,新人的婚礼会邀请几乎全村的亲友参加,婚礼会有婚宴,婚礼开始几天前大家就开始忙着准备,婚礼当天全村上下总是很热闹,各路宾客都聚集在新人家里用餐,共同庆祝新人的连理之喜。婚礼晚上会请阿訇和礼拜老人们为新人举行典礼,诵念“尼卡哈”(证婚词)为新人证婚。晚宴也总是很热闹,新人家里为亲朋提供美味的夜宵和传统的姜茶。之后新人的年轻朋友们会举行一些娱乐活动,把婚礼的欢乐推向高潮,当地人俗称“闹洞房”。就这样,一个完满的婚礼就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为新人的美好生活寄予了一个美好的开端。

每当穆斯林家庭中有婴儿出生,新生儿的父亲总是会在出生3天至7天之内到清真寺请阿訇去给孩子取经名,即取一个阿拉伯语的名字,阿訇到家中后,怀抱婴儿,面西而立,分别对着婴儿的右耳、左耳低念外、内宣礼,然后象征性地给孩子喂枣,最后作祈祷,名字多为历代圣贤的名字,如伊布拉欣、穆萨、尔萨、阿里、哈桑、侯赛因、海底彻、买尔彦、阿依莎、法图玛、阿西娅等,以示希望他(她)们将来不数典忘祖,传承伊斯兰正信,以历代的圣贤为楷模,做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在村子的北面则是马家庄的墓地——大坟山,那里安葬着马家庄的先民。每当村里有人归真,全村人都会被亡人家属挨家挨户的上门“赶埋体”(传达家人归真的消息)。然后全村人都会帮着筹备葬礼以及为远处来参加葬礼的穆斯林兄弟准备晚饭。一般中午晌礼后会举行殡礼仪式,穆斯林男性围成圈站在广场上,中间摆放着“埋体”(亡人),大家聆听阿訇讲解亡人的生前生后,聆听来自安拉的警示。殡礼与其它礼拜不同,没有鞠躬和叩头。参加者站在洗净的亡人的东侧,面向克尔白。殡礼之后全村的青壮年会争先恐后地抬着“埋体”走向坟山,送别亲人的遗体回归土壤,祈祷安拉为其开启一个美好的后世。

在村子的中部靠南山脚,有一座伊斯兰风格显著的建筑,那便是全村的心脏——清真寺。清真寺前院由北面厢房、对厅和南面山坡和西面古典风格的朝真殿组成。朝真大殿古色古香,歇山式单檐屋顶的传统建筑风格,琉璃瓦覆顶,画栋雕梁,木雕、建筑工艺堪称精品,其中雕工精湛的木格子门尤为珍贵。此殿建于民国年间,现为楚雄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殿北侧有水房和丧葬房,再往西走就是后院,后院位于朝真殿前面,院内建有宽敞的厨房。清真寺内藏有《古兰经》、圣训等伊斯兰教典籍。现因人口增长和教门发展,老清真寺已经不能满足需要,新清真寺已开始筹建中,老清真寺将作为女寺使用。

马家庄清真寺设有管委会,寺里有专门的阿訇负责日常的宗教事务工作,过去清真寺常年开办经堂教育,培养伊斯兰教的后继人才,现已停办多年,然每逢寒假暑假,全村的小穆斯林们就会被召集到清真寺里接受伊斯兰知识教育,在寺里,阿訇会给他们传授穆斯林基本的信仰知识和生活常识。时至今日,全村接受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毕业生已达30余人。作为教胞们眼中的有知识的人,他们用言行影响着周围的亲朋好友们,时刻为马家庄的文化道德建设做着无私的奉献。

我初中毕业后,曾经在马家庄清真寺经堂教育学习班学习了两年多的时光,之后辗转于昆明、开远、楚雄、通海各地学习,最后在嵩明县大营清真寺任教。离开家乡已经十年有余,故园虽在,却人事沧桑。因为工作的原因,数年才能回家一次,最近几年,家乡的变化很大,特别是清真寺的异地重建,我在遥远的嵩明总是默默地祝福家乡,祈求安拉垂恩于她,让她和其中的人得享安宁!阿敏!
故乡串成童年梦          08号
马建花

这是一个处在西北绿洲里的村庄,常年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明媚的风景在淳朴的民风的映衬下更吸引人。

我在这里出生,上高中之前没有离开过这里,大部分亲戚也在这里,我在这里念完了小学,初中,也度过了梦幻般的童年。

这个村庄,每条路的两边都长着笔直笔直的白杨,高高的挺立着,大部分人家的院子都很大,院里有一畦一畦的蔬菜,偶尔不高的院墙边也有几棵果树,春天里,从干净的路旁走过,弥漫在空气里的花香沁人心肺,人家门前两侧有各种各样的花,虽然各家门前花的种类几乎一样,但这些花经过巧妇的手按不同的颜色,门类栽成不一样的形状,各家门前的花便各有各的姿态。

这个村庄的居民,除了村边的两三家外,其余的都是回族,村里有两座清真寺,都非常漂亮,西坊的寺高高的绿色拱顶上有一弯新月,大拱顶四周又有四顶小拱顶,像是熟睡的孩子依偎在母亲身旁。相比西坊,东坊的寺更有中国古建筑的特征。这座寺没有拱顶,有塔的风格,更确切的说 应该是宫殿,大殿的顶是墨绿色的琉璃瓦,上面又是一层装饰的顶,也是铺着琉璃瓦,这座寺顶上的新月是一字排开的,有三颗新月,每逢主麻日或圣纪日,寺里便非常热闹。寺的围墙是铁质的黑色围栏,透过围栏可以看见清洁的院子里常绿的油松四周开的灿烂的鲜花。每个寺管爷爷都很负责,我印象里最深的一个爷爷,他在大殿后面开了一块菜地,小时候不懂事,和小伙伴们去寺里玩,爷爷摘了刚熟的西红柿洗净了给我们吃。

村子的中心有一块很大的空地,作为收割好的庄稼的打场,那个场几年后就被一座座温室棚取代了,但是当年场上热闹的情景依然清晰。打场的最尽头有一排又粗又高的杨树,树下总会有阴凉,离树不远的地方有一条小溪,虽说不宽,但那水总是清澈透明的,再远一点就是别人家的田地了,印象里,那边的地种的总是向日葵,圆圆的种盘边缘有黄灿灿的花瓣边,小时候爱幻想,语文书上的向日葵总是有两弯笑眯眯的眼睛,我站在那地边时就使劲的找那两弯眼睛。打场上最热闹的便是夏天和秋天的丰收时间,麦子收割回来摊在场上,拉着石碾子的拖拉机转过几遍后,麦粒就脱落了,叉起麦草,麦粒一堆,麦草一堆就那样堆着,一群孩子不顾夏季的炎热,让汗流着,在各家的草堆里窜来窜去玩捉迷藏。有的孩子调皮,在草堆底下挖个洞,钻进去,再往洞口盖上麦杆,伪装好了,别的孩子找半天找不到。麦子熟了的时候,玉米正是青的,更调皮的孩子趁着大人不备,傍晚时,掰了苞谷,约上一群小伙伴一起烤苞米。孩子们自有孩子的世界,大人们则抓紧时间收粮食,一天到晚,场上都有忙碌的背影,收完自家的就帮别人收,干的太累时,他们就在树下休息,休息的空当切个西瓜,或者喝几碗茶,这时孩子们就围在大人旁边和大人一起吃瓜。有时候,我喜欢盯着姑父晒的黝黑的脖子,尤其是坐在他身后,看到细密的汗珠有点发亮,汗珠慢慢汇聚,最后从领子那儿流到后背上。关于打场的记忆总是温暖的,夹杂着阳光的温度和溪水的清凉,还有一页页的向日葵花瓣。

小时候,看到电视里的各种画面总认为那些都是假的,觉得整个世界都应该和村子是一样的,无论是树的样子还是庄稼的种类或者是人们生活的方式都应该是一样的,后面慢慢长大,学的知识多了,也就逐渐忘了小时候的疑惑。有关故乡的记忆总是这样和童年连在一起,无忧无虑,清洁纯净,这些记忆串成了童年梦,像一颗彩色的肥皂泡泡,越飞越远。

我的梦里水乡             09号
朱应召

我的故乡周口郸城在一望无限的豫东大平原,绝大部分都是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以及油料作物的旱地,严格意义上来说,与水乡根本挂不上边,但是,在我梦一般的童年里,这里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水乡。

小时候,每到夏季,暴雨过后,故乡就陷入沟满河平井溢的境地——平时要用长长绳索系桶打水的十几米甚至几十米深的旱井,这时拿只碗蹲下来就可以舀出水来;田野里、坑渠边、墙缝旁到处是蛙鸣虫叫,一俟有人经过,就会听到“扑通扑通”青蛙跳水的声音;河边、沟里更是挤满了戏水、游水的娃儿们,打水漂、扔石子、或者干脆脱光衣服跳进去打水仗、扎猛子、“打嘭嘭”(家乡人对浮在水面用脚击水游泳的一种方言称呼,因为用脚击水会发出“嘭嘭”的声音,故称之为“打嘭嘭”)……欢乐的喊叫声,能把天空掀开。


每到那时节,钓鱼爱好者就有了用武之地,随便找一处无人喧闹的水坑,放下钩去,一会儿浮子拽动发出鱼上钩的信号,用力一甩,一尾活蹦乱跳的鱼儿就闪着银光被扯了上来。一只鱼钩,用几条蚯蚓作鱼铒,一个上午钓的鱼足可以做成一盘菜,或者煮成一锅汤……


也有船——故乡唯一的一条大河——洪河的三岔口,因为河面较宽,离桥较远,所以有人做了条小小的木船,本是用作自家过河之用,但是乡亲们搭船的多了,慢慢也就收一毛二毛的船资,既方便乡邻,又帮补了家用。虽然和真正水乡的摆渡船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都无从比拟,但至少让我们这些孩子们大开了眼界,晓得了船是如何个摆渡法。


夏季时,年轻人更热衷的不是坐船,而是用手举着衣服游水过河,比谁游得快、比谁游得远、比谁猛子扎得深、比谁憋气时间长、比谁水花溅得高、比谁“嘭嘭”打得响……现在想起来,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我经常会和村里几个小伙伴一起,到村后面的清水河里游泳。出发前到瓜地里摘几只白糖瓜或者瓜瓤开始变红但尚未熟透的西瓜,抱到河边扔下去,然后脱得赤条条的站在河边,一个挨一个地跳进水里扎猛子、打“嘭嘭”、打水仗……


在炎热的夏季,泡在凉爽的河水里,让无边的水荡漾着包围肌肤,那种惬意的感觉至今难忘。游完泳爬上岸,再用拳头把被河水浸泡过变得同样凉爽的瓜砸开大吃一顿,那种舒适,简直给个神仙也不换。


到了冬天,水位下降、河面上冻结冰,又成了年轻人滑冰的好场所——没有滑冰鞋,穿着粗布靴照样可以滑,因为是天然冰,滑溜异常,人只要站上去,轻轻一蹬就会滑动,一不留神还会摔个仰巴叉,惹来笑声一片。


记得小时候,学校后边有条河沟,每到上学、放学时,上面就经常有被冰滑倒的孩子们,由于穿着厚厚的棉衣,所以摔倒了一点也不疼,还反而觉得自己非常勇敢。因此,无论学校如何三令五申、家长如何喝骂斥责,来此“滑冰”的孩子就是不见减少,还日渐增多。


随着时光的流逝,这种美妙的生活渐渐远去——长大后,随着打工潮的兴起,我离开故乡去了广东寻梦,在广州、佛山等地辗转多年。因为一位文友在有着“岭南水乡”之称的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打工,所以,我经常到里水去玩,见识了真正意义上的水乡,虽然和小时候在故乡经历的亲水生活不尽相同,但是那有着悠久历史的优美风光还是深深陶醉了我,让我见识到了真正水乡的庐山面目。


然而,在我内心深处,还是故乡时的那种亲水生活更让我留恋——在我午夜沉睡的静梦里,常常前去探访的,仍然是故乡的河道、冰面,以及儿时一起玩水的小玩伴。


遗憾的是,回到故乡之后,我发现这里早已改变了模样——大的河道干涸见底,生满了干枯的杂草,小的沟渠更是被填平建成了房子,就连学校后面的河沟,也已经被人填平种上了菜,成了一片菜园。


故乡,再也没有以前的亲水生活,再也找不到童年那种水乡的感觉了——曾经爱好钓鱼的同龄人郭立防,早已把渔具丢弃,成了集镇上的贩鱼人,他告诉我:现在钓个鱼起码要到几十里路开外的黑河,钓的鱼还不够来回跑路的油钱,生活的压力下,只能舍弃爱好,改行做鱼生意,也算是对爱好的一种有限保留吧!他感叹道:幸好现在水少了、鱼少了,所以生意还可以,养家糊口、供儿女上学不成问题。


去年夏季河南遭遇63年最严重干旱震惊全国,虽然我们这里尚未旱到吃水困难的程度,但是田里到处可见枯死或半枯死的庄稼,和忙碌着抽水抗旱的乡亲——再也不见沟边戏水、河里打仗的孩子们,他们都窝在家里看电视、上电脑打游戏,甚至一个暑假都懒得出去走动一下,这让人不由不心生感慨: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我们的下一代却失去了与大自然、与水亲密接触的童年,这,不知是他们的幸运还是不幸?

[size=16.363636016845703px]
[size=16.363636016845703px]本期编辑:萍一水
[size=16.363636016845703px]
征文启事
一 征文内容
“我的家乡”为主题,可以写家乡的那些人、那些事,可以是家乡的那些山、那些水,也可以写家乡的风俗人情、宗教文化,还可以写自己民族的故事,家乡人信仰的故事等;还可以寻访家乡的老阿訇,写一些关于他们的故事。

二 来稿要求
1、征文作品内容真实,感情真挚健康,文字规范流畅,能表达作者一定的感受和观点。
2、作品须是作者首创首投本次征文活动,不可一稿多投,不得抄袭、套改。
3、作品形式不限,但字数须在1000字以上;鼓励创新,文中可以附1~3张图片,或者附一两小段视频;作品若有引文,请注明出处。
4、征文截止时间,自7月20日起至2015年8月20日止。
5、投稿方式,作品以电子邮箱投稿为主,心蕾平台邮箱地址为: 501531111@qq.com ;作品命名为“心蕾征文+姓名+作品名”;
6、、一等奖1名,奖励价值1200元手机一部
二等奖3名,各奖励价值1000元手机一部
三等奖6名,各奖励价值800元手机一部
优秀奖若干名,各奖励价值50元书
所有参赛者均奖励陶菲格杯子一个

三 注意事项
1、本次征文活动由兰州心蕾文化咨询中心发起,所征作品均会通过心蕾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xinleigy)展出,读者朋友通过关注心蕾公众号来欣赏作品,并为每个作品投票、打分;
2、此次活动,我们邀请了石彦伟老师、敏洮舟老师、马俊萍老师、回达强老师、黑正宏老师、凯雅老师等做我们的评委。
最终评选办法:网络投票+评委打分
评选过程会很严谨、公正,相信此次活动会很出彩;
评选时间:投稿截至日即2015年8月20日开始公布各作品序号和主题后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ODI4NTMzOA==&mid=208159333&idx=1&sn=4f4051954ed86c385f93c61ea312785a&3rd=MzA3MDU4NTYzMw==&scene=6#rd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征集码头网http://www.zhengjimt.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征集发布|征集码头 ( 皖ICP备2021000921号-1 ) 

GMT+8, 2024-11-1 09:02 , Processed in 0.423716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