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码头论坛_LOGO_广告语_名字_征文_歌曲_包装_景观_文创征集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设计] 第三届国际艺术评论奖(IAAC)揭晓

[复制链接]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36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0 16:15: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三届国际艺术评论奖(IAAC)颁奖典礼

  2016年11月15日,第三届国际艺术评论奖(IAAC)颁奖典礼在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M21)举行。

  一等奖由英国的视觉艺术家兼作家Laura Oldfield Ford获得, 获奖文章(英文类)题为《底特律:数码城市》 (美国)。评委们认为,文章对所评展览本身及其主题(实验音乐作为城市式微的产物及反抗和创意性再生的力量)陈述完整,且行文文笔充满活力、视角独特。

二等奖(中文类)获奖者:策展人姚梦溪

国际艺术评论奖组委会主席Henry Meyric-Hughes为姚梦溪颁奖

  二等奖(中文类)获奖者为策展人姚梦溪,获奖文章《展示与逃离——从何迟的“隔馆”说起》(北京箭厂空间)。评委们认为作者从个人的视角出发,以一种清晰、流畅及易读的方式进行论述,信笔引用大量资料,成功地弥合了文化间的一些鸿沟。

  二等奖(英文类)获奖者Peter Lunenfeld,获奖文章《评“1967-1971年LACMA艺术与科技档案展”》(美国洛杉矶美术馆)。评委们认为这篇文章针对一个复杂课题进行有力的学术性评述,同时作者亦强调了对艺术与技术关系的不同态度之间的一些悖论。

浦东新区世博地区开发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陆敏之致辞

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馆长甘智漪致辞

上海至美艺术发展中心理事长张冰发言

国际艺术评论奖组委会主席Henry Meyric-Hughes

  据介绍,大奖得主将获得奖金50000元人民币,同时获得2017年春天在上海交流两周的全额资助;二等奖奖金20000元人民币。包括上述3篇获奖稿件在内的20篇入围文章,之后将会以原文和译文双语形式集结成书,于2017年春出版。

  在今天的颁奖典礼上,浦东新区世博地区开发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陆敏之、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馆长甘智漪、上海至美艺术发展中心理事长张冰、国际艺术评论奖组委会主席Henry Meyric-Hughes、皇家美院院长胡安等嘉宾出席典礼并讲话。获奖名单由浦东新区副区长谢毓敏宣布。

浦东新区副区长谢毓敏宣布获奖名单

皇家美院院长胡安期待下一年的IAAC

  据介绍,本届IAAC共收到中、英文稿件203篇,其中包括来自东西欧、南北美洲、印度、东南亚等全球各国103篇英文投稿,以及来自大中华地区20个省市和地区的中文投稿100篇,投稿者的地区分布、职业属性等相较前两届更加多样。

  另外,本届IAAC稿件所评论的展览范围广泛,从个展到群展、从公益美术馆展览到私营画廊举办的展览、乃至双年展或其它同类的大型综合展览。这也是IAAC设立的初衷之一:记录所规定年份期限内全球当代艺术展览的历史。

往届获奖者对谈

评委对谈

  据悉,参与本届IAAC评审的5位国际评审包括新加坡NTU当代艺术中心馆长乌特·梅塔·鲍尔、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曹意强、《Cabinet》杂志英国编辑布莱恩·狄龙、柏林作家及策展人戴维·埃利奥特和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田霏宇(Philip Tinari)。

  一、二等奖获奖名单和文章信息:

  一等奖:劳拉·奥德菲尔德·福特 Laura Oldfield Ford

  Laura Oldfield Ford是一位在伦敦的艺术家和作家,她关注争议空间、城市规划、建筑与记忆等问题。她对后工业时代城市空间激进重组后产生的新形式的社会政治话语进行了跨学科地调查和探讨。

  对于她的实践来说,至关重要的是一种“偏移”,一种致力于绘制城市心理轮廓的行走过程。她描绘自己的经验,并把这种绘画行为作为一种政治活动,以及对于亚文化场景、特别是抗议运动的介入。最近,她的工作转向为对于宗教狂热、民族主义和阶级的严格审视。

  劳拉2001年在斯莱德(Slade)获文学学士学位,2007年在英国皇家美术学院获得了绘画硕士学位。2013-2014年,她担任金斯顿大学的斯坦利·皮克研究员。她是2011年“Savage Messiah”作家,现任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研究员。

  获奖文章:底特律:数码城市/ DETROIT:TECHNO CITY

  所评展览: 底特律:数码城市/ DETROIT:TECHNO CITY

  二等奖:姚梦溪

  姚梦溪,1985年生,现居住在上海。工作涉及策展、艺术批评、项目实践等方面,激烈空间创办人之一。策划过“不着边际I CANNOT SEE”(V Space 2016) 、“展览的噩梦(下):双向剧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2015)、“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上午艺术空间 2013)、“被偷走的能量”(2013)、“日常生活”(mistermotley.nl,2014);参加的项目包括“副馆长计划”(西安美术馆 2015)、“腹地计划”(广东时代美术馆2015)。并为艺术论坛中文网、艺术世界、艺术界等长期供稿。

  获奖文章:展示与逃离——从何迟的《隔馆》说起

  所评展览:隔馆

  二等奖:彼得·罗内菲尔德 Peter Lunenfeld

  彼得·罗内菲尔德博士现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设计与媒体艺术系教授和副主席、UCLA数字人文跨学科项目指导委员会委员。他的研究囊括了媒体哲学、设计理论、艺术批评、城市历史和数字人文。最近的出版物包括《下载和上传秘密战争(The Secret War Between Downloading and Uploading)》(2013 Lee Prize for Scholarship)、《数字人文(Digital_Humanities)》(与Anne Burdick, Johanna Drucker, Todd Presner, and Jeffrey Schnapp合著,2012)、和USER: InfoTechnoDemo 。上述论著均由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出版。http://www.peterlunenfeld.com

  获奖文章:评《1967-1971年LACMA艺术与科技档案展》

  所评展览:1967-1971年LACMA艺术与科技档案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征集码头网http://www.zhengjimt.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征集发布|征集码头 ( 皖ICP备2021000921号-1 ) 

GMT+8, 2024-6-5 00:17 , Processed in 0.401597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