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码头论坛_LOGO_广告语_名字_征文_歌曲_包装_景观_文创征集网

标题: 如何看待饿了么的新广告语? [打印本页]

作者: 孙钰民a    时间: 2017-7-10 10:54
标题: 如何看待饿了么的新广告语?
本帖最后由 孙钰民a 于 2017-7-10 10:55 编辑

2017-07-05 黑小指 休克文案

饿了么换新广告了,开始了全新的品牌主张#饿了就要#

在此之前,“饿了别叫妈,叫饿了么”这句广告语已经席卷了人间大地,你我他都分分钟被洗脑。虽然做过一次调整,但也只是微调成“饿了别叫嘛,叫饿了么”。

为什么在取得巨大成功后,饿了么还要更换广告语呢?其实,我觉得新旧广告语之间是存在某种关系的。像是一种递进关系,帮助品牌走向了下一个目标。

不过,用我的凡胎肉眼是看不出来的,不如从这三方面来看吧。

1/ 策略主张
2/ 品牌调性
3/ 传播互动


一/ 策略主张

先看看这支《饿了就要》的广告片。


看得出来,#饿了就要#这个新广告语是一个新号召,号召消费者要活在当下,正视自己的感受,用行动去犒赏自己。

饥饿感,是现代人一个很明显的特征。而所谓的饥饿感,早已经不单纯是温饱问题,更多的是对欲望的满足。比如,心灵对品质的饥饿,对自我实现的饥饿,对情感的饥饿等等。中产阶级变成中“惨”阶级,饥饿和焦虑成为都市白领通病。

这支广告抓住都市白领的痛点,解决办法就是#饿了就要#。一方面让人们正视自己的欲望,另一方面鼓励大家用欲望激发拼搏潜能。用欲望填饱梦想,认定就要吃定。毕竟心动只会加剧病楚,行动才能摆脱压力。

不过,在表达上感觉有点用力过猛。浓重的色彩加上炫酷的场景,给人一种独立特行的感觉。相比玩滑板的酷酷青年,我更喜欢骑个电动车送外卖的小哥。话又说回来,这支TVC整体调性较酷,洞察点不错。


二/ 品牌调性

#饿了就要#更符合年轻人的消费主张。饿了就要吃,喜欢就去追。“饿了别叫妈,叫饿了么”给人一种妈妈的无微不至的温暖,“饿了就要”更像一个好朋友在和你分享这个世界。

认定就要吃定,这就是年轻人的小倔气。有时候,冲动是最好的动力。不怕得不到,就怕年轻不敢要。毕竟这世界多数人想要,少数人敢要。


三/ 传播互动

在传播互动上,“饿了就要”估计要热翻天了。第一眼看到“饿了就要”,立马就有一种“不如跳舞”的即视感。

不如跳舞,上班不如跳舞。
不如跳舞,睡觉不如跳舞。

饿了就要,努力工作。
饿了就要,谈个恋爱。
饿了就要,来段freestyle。

#饿了就要#会让更多人参与互动,把这句广告语应用到生活的各个场景中。在这种情况下,不用担心传播量了,它只会给人带来惊喜。


换了广告语,饿了么果然就有大动作了。一方面联合各大品牌的蓝V,内容联动一起造势。


另一方面,开启全新的品牌代言模式。饿了么请每个人为自己代言,宣扬年轻人的自我主张。



相比简单粗暴的代言人方式,饿了么这次的代言策略更高明一些。用每个人为自己代言,不仅拉近消费者的距离,还悄悄走进了年轻人的队伍中。在品牌形象塑造上,饿了么也容易得到平近易人的标签。品牌就成了一个活生生的年轻人,他的话语和品牌的主张更容易获得认可。

看得出来,饿了么是在用心塑造品牌,而不是直接花钱砸。跟年轻人玩起来,保持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这样年轻人的确更愿意和你站在一起。

不出意外,一次品牌全新升级接下来会有一连贯的动作。除了上面的品牌传播外,在产品层面上也同步升级。据说饿了么还联合各大品牌,设计一个周末梦想店,在7月7号上线。梦想店直击消费者周末宅家的场景消费诉求,在炎炎夏季,来一场周末轻营销。

空调Wifi冰西瓜,宅家追剧小龙虾,好友周末轰趴......这些触手可及的美好夏日梦想,无需等待,“饿了就要”,饿了么都能为你实现。


其实,一句广告语就意味着一场营销战役。换新广告语,意味着开始新的品牌征途。“饿了别叫妈,叫饿了么”已经完成了一场胜利,接下来把接力棒交给“饿了就要”。

如果还有人问我,怎么看待饿了么的广告语。我只能点个外卖,躺在沙发拭目以待了。



阅读 6978
94投诉


精选留言

写留言

以上留言由公众号筛选后显示

http://mp.weixin.qq.com/s/KMMA8Efc6x8cfVhbDA6cHQ


作者: liyao014    时间: 2017-7-10 11:01
又做了一次全民广告




欢迎光临 征集码头论坛_LOGO_广告语_名字_征文_歌曲_包装_景观_文创征集网 (http://www.zhengjimtc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