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再学习 发表于 2023-2-28 10:55:11

福建省霞浦县留余文化促进会特联合举办留余文化全国有奖征文大赛

留余文化倡导平衡共赢、因时而变、兼济天下、让利于民,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的精髓。它取儒家“财不可露尽,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等中庸之道,融老庄道家的“无为”与“不争”等人生旨趣,汇佛家禅宗的“平常”“无执”等智慧菩提,深得儒释道三教之真昧,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风骨和中国人质朴、豁达、仁爱、慷慨等性格。
为进一步弘扬留余文化,今古传奇杂志社与福建省霞浦县政协、福建省霞浦县留余文化促进会特联合举办留余文化全国有奖征文大赛,相关事项如下:

一、征文依据
留余文化,源于南宋名臣王伯大的《留余铭》。
王伯大忠于国家,忧国忧民。他因多次向宋理宗直言民之疾苦,揭示朝廷之弊端出名,被誉为“骨鲠之臣”。他宦海沉浮数十年,对民间疾苦,对家国情怀,对人生感悟有独到见解。他致仕后居住霞浦赤岸村,筑“留耕堂”,号留耕道人,书写著名的《留余铭》家训:“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所谓“留余”,就是凡说话、做事留有余地,和中适度、恰到好处。延伸开来说,就是在维护自身利益时兼顾他人;在身处逆境时不气馁,顺境时不骄纵;在追求利益时少些急功近利、急躁冒进,多些稳扎稳打、从长计议,等等。
王伯大撰《留余铭》之后,“留余”思想广为流传,深入人心。在元、明、清各界,尤其是官宦、士人、商贾中,被奉为施政、修身、教子、营商的圭臬。河南康百万、苏州潘世恩、梅州张资平等世家望族,都建有“留余堂”。“留余”被定为传世家训。而河南巩义市康百万庄园中的“留余匾”,更是指导着一个家族兴盛了12代400多年,也使“留余”思想为世人所熟知。

二、征文要求
本次征文大赛分为小说故事(含剧本)、纪实散文、诗词歌赋、学术论文四大类;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凡和“留余文化”相关的内容,皆可作为创作对象;每位参赛者限投稿件2篇,作品字数不限。

三、奖项设置
本次征文大赛设一等奖2名,奖金各2500元;二等奖3名,奖金各1500元;三等奖5名,奖金各800元;优秀奖10名,奖金各300元;入围奖若干名,颁发获奖证书、赠送小礼品。所有获奖作品(含入围作品),皆有机会入选《今古传奇》推出的“留余文化征文获奖作品选”(专刊)。

四、征文时间
自即日起至2023年4月15日。

五、评奖安排
2023年5月15日前公布获奖结果,2023年6月颁奖。

六、投稿须知
邮箱:lywh2023@163.com。投稿可加公众号编辑微信号:syqj120(发送:书籍,二字),限量免费领取精品写作书籍一本,先到先得。
联系人:王老师联系电话:027—87927041https://mp.weixin.qq.com/s/-SW0Fc6iK6NqajAnAh7Cz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建省霞浦县留余文化促进会特联合举办留余文化全国有奖征文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