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再学习 发表于 2022-3-7 07:24:50

“千年古刹·北宋遗址”福清南少林寺海内外征联大奖赛启事

  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也才会让千年古老文化遗产重新焕发出熠熠光彩。南少林文化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瑰宝之一,而南少林寺作为南少林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传承的禅、武、医文化,都是这一闪亮瑰宝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法不孤起,仗缘方生,世事沧桑,因时废兴。佛教自东汉明帝传入中国,法脉流至隋唐而宗派纷呈。八枝竞秀,以禅宗为最;禅林无数,法源唯承嵩山少林祖脉。福建福清嵩山南少林寺,自古与北少林一脉相承,法誉并隆。探源流,二少林实属一家,因时势而南北分庭。  李唐贞观元年(627年)东南沿海寇乱之波不静。太宗降旨,选将总戎。北少林有十三棍僧,曾救御驾,久著盛名。其中道广和尚,兼备智勇,最具将风,遂被钦点元帅,奉令远征。百战功成,受命留镇边庭。为寄托僧兵怀念祖庭之情,道广遍选闽中山水,最终择定山川地貌酷似北少林之福清西境,于五老峰前,弥勒山下,在人称九莲山的正龙真穴的圆通宝地之上创建南少林寺。宝地内圆外通,又以寺后神肖中岳之峰,特以嵩山命名。自此,南北少林,同名齐称。双峰对起,交相辉映。  南北少林寺衣钵相承,僧人修习禅法,了断烦恼,悟真菩提。尚武习拳,强身健体,保家卫国。入世行医,普度众生,慈悲济世。禅武医同兴,道场日隆。  历经唐、宋、元、明数朝,虽盛衰相间,而大法不堕。僧众常添,梵宫屡增,大德相继,龙象接踵。道广身后,又有北宋月休,南宋德诚,铁鞭允韶,洪门达宗等大德,可谓代有英杰,烁烁群星。北宋全盛时期,拥一寺三尼庵,辖地十余里,田产数百亩。仅主寺常住院,殿堂即五百余间,僧徒达一千余众。  世事无常,到了清初,寺院不幸毁于战火,旦夕之间,沉寂销声。又经百余年风雨,遗迹荡然无存。南少林寺之所在,竟成历史悬案,久而纷争。  直至一九九三年,在时任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的关心指导下,对福清西北部东张镇少林村南少林寺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在出土的大量文物中,多带“少林”字样,历历在目,标识分明。经多方共同论证,并佐以《四库全书》《八闽通志》《三山志》《福州府志》等史志记载,确认此处即是南少林寺之所在。  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在相关人员的陪同下亲临福清南少林寺考古发掘现场考察,并对南少林寺遗址的保护和少林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指示。  而后在省市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及社会各界鼎力支持下,南少林寺重建工程得以顺利进行。历经十载施工,终使千年古刹重获新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建设的寺院,功能布局已无法满足当前发展的需求,2018年始,永国大和尚携广智法师带领僧俗二众,参照原有南少林寺的规制,对南少林寺进行重新规划建设,重现南少林寺的庄严道场。  南少林寺秉承祖庭家风,以禅文化、武术文化、医学文化为核心,不断地加以挖掘、保护、弘扬,多措并举,力求南少林寺禅武医文化为核心的基础更加扎实,内涵不断丰富,从而更好地发扬中华佛教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美好发展,为复兴华夏文明的建设作出南少林应有的贡献。  现南少林殿宇初成,丛林已立,宝刹庄严。但楹联不具,牌匾未成。为更好地以楹联记载南少林盛事,让南少林文化更好地与楹联文化相融合,故祈海内外楹联名家,同拟名联,共纪盛事,同彰南少林寺深厚文化底蕴,特举办“千年古刹·北宋遗址”福清南少林寺海内外征联大奖赛活动,具体事宜如下:  一、组织机构  1.指导单位:福建省楹联学会  福清市文体局  2.承办单位:福清市南少林寺  福清市东张镇党委、政府  福清南少林书院  3.协办单位:福建省楹联学会书画院  福州市楹联学会  二、征联范围  面向全国楹联专家及广大楹联爱好者征集。  三、征联位置、数量及字数  1、山门:4副(11字)  2、牌楼:4副(11字)  3、三门殿:4副(11-15字)  4、天王殿:6副(11-15字)  5、伽蓝殿:3副(11-15字)  6、祖师殿:3副(11-15字)  7、钟楼:2副(7字)  8、鼓楼:2副(7字)  9、客堂:6副(11字)  10、延生堂:2副(11-13字)  11、往生堂:2副(11-13字)  12、大雄宝殿:10副(11-15字)  13、达摩殿:6副(11-15字)  14、观音殿:5副(11-15字)  15、法堂:3副(11-13字)  16、藏经阁:3副(11-13字)  17、藏宝阁:4副(11-13字)  18、念佛堂:4副(11-13字)  19、禅堂:6副(11-13字)  20、斋堂:4副(7-11字)  21、方丈室:6副(7-11字)  22、云水堂:6副(7-11字)  23、禅武堂:6副(11-15字)  24、禅医堂:6副(11-15字)  25、养老院:6副(11-15字)  26、僧寮:6副(11-15字)  27、关帝庙:3副(11-13字)  28、五祖庙:3副(11-13字)  29、状元宫:3副(11-13字)  四、征联要求  1.参赛楹联文稿要紧扣主题,立意高远,寓意丰富,雅俗共赏,体现福清南少林寺特色,彰显南少林“禅、武、医”文化,有较强的思想性、艺术性。  2.参赛楹联文稿须符合楹联规则,用典须注明出处,古韵新声均可,但不可混用,严禁使用生造或隐晦词语。  3.参赛楹联文稿应为投稿人原创作品,不得抄袭,文责自负。凡嫁接、抄袭或已公开发表过的作品,一经发现即取消参选及获奖入选资格。  4.参赛楹联的字数按以上资料所提供的限定字数,每副联要注明相应的主题(位置)。每位作者每个主题(位置)不得超过一副,总数不超10副。  5.文稿一律通过网上一次性投稿(不接受纸质作品)。参评楹联发送到指定邮箱正文,拒收附件,邮件主题请标注“福清南少林寺楹联征集”字样。  6.投稿需注明真实姓名、邮编及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同时请关注“福清南少林寺公众号”,及时获取征稿和评审资讯。  7.主办方拥有活动最终解释权和作品处置权。主办单位对所有参赛楹联文稿有出版、发表等使用权利,作者享有署名权。  8.凡投稿参加本次征联活动的作者,即视为已确认并自愿遵守本次活动有关版权和创作要求的各项规定。  五、评审与奖励  1.为确保评审公平、公正、公开,推出切合主题、反映名胜文化内涵的楹联佳作,主办方将组织专家对征集作品全程进行无记名编号评审,通过初评、复评和终评,综合确定评审结果,并及时通过专业媒体对外公布。  2.此次评审拟评出优秀作品130件,其中:  设一等奖3名,各奖人民币2000元;  设二等奖7名,各奖人民币1000元;  设三等奖20名,各奖人民币500元;  设优秀奖100名,各奖人民币100元。  3.评审结果公示期满后揭晓,由主办方为获奖作者颁发获奖证书和奖金。  4.获奖楹联,约请知名书法家书写,用于刻挂福清南少林寺相应楹柱,流芳百世。  六、其他事宜  1.自本启事发布之日起,至2022年4月30日截稿。  2.投稿邮箱:ivancds 163.com  联系人:蔡先生(13306051912)  2022年3月5日  福清南少林寺海内外征联大奖赛活动组委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千年古刹·北宋遗址”福清南少林寺海内外征联大奖赛启事